原标题:颐和园“探索海灯”出现
图为昆明湖东堤古“探海灯杆”修复完成。金伟照片
昨日,颐和园昆明湖东堤修复并正式揭幕。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历史档案,此次修复修复了柱子上金色祥云的装饰图案,消失了100年的金色祥云重新出现在灯柱上。
“探索海洋灯杆”是昆明湖东堤上的标志性古建筑。它位于水木秦子神庙的正前方。它大约有12.77米高。它的主体由两根木柱组成,顶部由一个镀金的金属云冠连接。它建于清光绪十八年。"虽然它被称为灯柱,但实际上并不用于照明."颐和园副馆长秦磊告诉记者,100多年前,一盏巨大的蒸汽灯高高悬挂在“探海杆”上,作为慈禧太后留在花园里的信号。"如果这盏灯还亮着,意味着慈禧太后在花园里."
根据历史记载,1900年,八国联军摧毁了“探海灯柱”,1902年颐和园修复时,更换了一个新的灯柱,1989年又恢复了原样。然而,经过几十年的风雨,灯杆离水面很近,积聚的水蒸气对两个木质灯杆造成了很大的损坏,急需修复。今年上半年,颐和园在向市文物局报告后,启动了一个“海灯柱”的抢修工程。
颐和园基础设施团队负责人张静说,在建设的早期阶段,文物专家和施工团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制定了详细的修复计划,最终决定整体更换两根木立柱。为了尽可能接近“海灯柱”的原貌,工作人员在收集大量历史资料和老照片的前提下,用油装饰灯柱表面,恢复立柱的底色——中绿色,并通过传统的用竖粉粘金的方式恢复立柱上的祥云装饰。
秦磊解释说,到了晚清,“探海灯杆”的金云仍然存在,但在民国时期,金云已经从灯杆上移走了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虽然进行了几次维修,但都是按照中华民国的做法进行的。
从昨天开始,“海洋灯杆”正式向游客开放。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和游客,最好的景点位于昆明湖东岸和九道湾地区,在那里他们可以欣赏到完整的“探海杆”,感受到昆明湖的壮观和独特。(记者叶笑言)
资料来源:《北京日报》